志学网
搜索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4-03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0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A.阴阳协调平衡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互为消长 更多中医助理医师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协调平衡
B. 阴阳对立制约
C. 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相互转化
E. 阴阳互为消长


2. [单选题]经血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最恰当的称谓是:

A. 经崩
B. 经漏
C. 崩漏
D. 漏下
E. 崩中


3. [单选题]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38~139 题:

A. 血尿,蛋白尿B. 蛋白尿,少尿,浮肿
B. 血尿,少尿,蛋白尿,浮肿
C. 血尿,少尿,浮肿,高血压
D. 大量蛋白尿(heavy proteinuria),低蛋白血症,明显浮肿
E. 第138题:急性肾炎(AGN)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


4. [单选题]痄腮肿大部位是( )。

A. 两侧颈部
B. 两侧耳后
C. 两侧颌下
D. 耳垂为中心
E. 双侧面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ygmv6r.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