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3临床药学副高医学职称精选每日一练(10月27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10-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7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临床药学副高医学职称精选每日一练(10月27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临床药学副高医学职称精选每日一练(10月27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药品说明书中,表示失效期的英文词语有

A. expriryDate
B. duration
C. useBefore
D. additional warnings
E. once a week


2. [多选题]除去热原的方法有

A. 高温法,于250℃加热30分钟以上
B. 用重铬酸钾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可将热原破坏
C. 用微孔滤膜进行过滤
D. 利用其挥发性,通过蒸馏加以除去
E. 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3. [多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

A. 过敏反应发生率居所有不良反应之首
B. 一般首次用药即可出现
C. 过敏反应或长或短有个潜伏期
D. 某药的过敏反应可以通过皮肤试验测知
E. 同类药物容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4.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从事下列活动,无需取得行政许可的事项是

A. 开办药物研究机构
B. 开办药品零售企业
C. 开办药品批发企业
D.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
E. 设立医疗机构制剂室


5. [单选题]磺胺类药物过敏患者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应慎用

A. 别嘌醇
B. 丙磺舒
C. 磺吡酮
D. 苯溴马隆
E. 秋水仙碱


6. [单选题]患者有癫痫病史5年,一直坚持服药,近1年未发作。3日前因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次日晚饭后突发癫痫,持续5分钟。至早晨送院共发作3次。该患者可能使用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头孢曲松
D. 庆大霉素
E. 左氧氟沙星


7. [多选题]下列哪些设备可制得干燥颗粒

A. 一步制粒机
B. 高速搅拌制粒机
C. 喷雾干燥制粒机
D. 摇摆式颗粒机
E. 重压法制粒机


8. [多选题]“实施给药个体化”的步骤包括

A. 设计给药方案
B. 明确诊断疾病
C. 适时调整剂量
D. 药物稳定性试验
E. 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临床效果


9. [单选题]在痛风治疗药物中,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除胃肠道反应外,可诱发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损害、脱发等,此治疗药物是

A. 别嘌醇
B. 丙磺舒
C. 秋水仙碱
D. 阿司匹林
E. 苯溴马隆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间羟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弱而持久
B.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强而短暂
C. 是去甲肾上腺素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D. 可肌内注射给药
E. 不易引起心律失常和少尿


11. [单选题]10个月的小儿用药剂量为成人的

A. 1/18~1/14
B. 1/14~1/7
C. 1/7~1/5
D. 1/5~1/4
E. 1/4~1/3


12. [多选题]患者男性,50岁,癫痫病史十余年,一直服用苯妥英钠片,癫痫控制可。此次因肺结核入院治疗,医嘱予利福平450mg/d,异烟肼300mg/d,乙胺丁醇750mg/d。治疗1周后出现癫痫发作,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少利福平的剂量
B. 增加利福平的剂量
C. 减少乙胺丁醇的剂量
D. 增加苯妥英钠的剂量
E. 减少异烟肼的剂量


13. [单选题]小剂量(500mg/d)阿司匹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卒中再发,建议服用剂量为

A. 75~150mg/d
B. 75~100mg/d
C. 50~100mg/d
D. 50~150mg/d
E. 50~75mg/d


14. [单选题]苯巴比妥急性中毒时,为加速其从肾排泄,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B. 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
C. 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
D. 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 静脉滴注甘露醇


15. [多选题]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

A.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简写为HLB
B.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LB值
C.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在7~11
D. 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W/O型乳化剂
E.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故常用作杀菌和防腐剂


16. [单选题]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

A. 辨病论治
B. 辨证论治
C. 异病同治
D. 已病防病
E. 扶正祛邪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yke6kk.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