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F.痰湿内蕴 E.气滞血瘀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8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BCF。A.炒白术 B.淮山药 C.金樱子 D.广藿香 E.玉米须 F.白扁豆 更多中医儿科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 F.痰湿内蕴 E.气滞血瘀

可选用的药物有

A. 炒白术
B. 淮山药
C. 金樱子
D. 广藿香
E. 玉米须(corn silk)
F. 白扁豆


2.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及人的异常面色有( )

A. 如白裹朱
B. 盐
C. 蓝
D. 黄土
E. 重漆色


3. [多选题]小儿汗证表虚不固证临床可见

A. 精神萎靡,心烦少寐
B. 头颈胸背汗出明显,动则尤甚
C. 神疲乏力,面色少华
D. 素易患感冒
E. 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4. [多选题]全身性疾病产生血尿的原因是

A. 出血性疾病
B. 感染性疾病
C. 心血管疾病
D. 风湿性疾病
E. 营养性(nutritional)及过敏性疾病


5. [多选题]“心常有余”的含义是

A. 心伤生惊
B. 心火亢盛
C. 心肝火旺
D. 心阴不足
E. 火热伤心


6.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first national)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 [多选题]小儿夜啼的治疗原则为

A. 清心导赤
B. 解毒泻火
C. 温脾行气
D. 镇惊安神
E. 平肝熄风


8. [多选题]正常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以下哪些项是恰当的

A. 生后2周左右抱起时出现吸吮动作
B. 5~6个月时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C. 2个月时形成视、听觉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D. 4~5岁时皮质抑制功能发育完善
E. 以上都不是


9. [多选题]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分布于

A. 口腔黏膜
B. 手足心部
C. 头面部
D. 躯干部
E. 臀部


10. [多选题]临床上小儿肺系病证表现为

A. 热证多
B. 兼证多
C. 变证多
D. 易伤阳气
E. 易伤阴液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yo4v52.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