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资格肿瘤内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业每日一练(08月13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8-13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5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资格肿瘤内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业每日一练(08月13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资格肿瘤内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业每日一练(08月13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哪一个不是鼻咽癌的症状

A. 鼻堵
B. 眩晕
C. 耳鸣
D. 头痛
E. 面部麻木


2. [多选题]肾癌的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

A. 早期即表现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B. 典型三大症状即血尿、疼痛、肿块均出现时已属晚期
C. 可有肾外表现如发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等
D. 间隙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最常见的初发症状
E. 腰部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无肾绞痛


3. [多选题]裂纹舌形成多由于( )

A. 血虚
B. 热盛伤阴
C. 阴虚火旺
D. 血瘀
E. 气滞


4. [单选题]鼻咽癌临床分期是TN+M,常规放疗第一阶段布野较好的方法是

A. 耳前野+全颈切线野
B. 耳前野+面前品字野+全颈切线野
C. 面颈联合野+双下颈锁骨上切线野
D. 面前品字野+耳后野+全颈切线野
E. 以上均错误


5. [单选题]放射治疗外照射的临床剂量学(clinic dosimetry)原则不正确的是

A. 靶区剂量要求准确
B. 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10%
C. 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20%
D. 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尽量使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减少至最低程度
E. 尽可能不照射或少照射肿瘤周围的重要器官


6. [单选题]下列关于恶性肿瘤分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T代表原发肿瘤
B. N代表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C. M代表远处转移
D. T1N1M1表示肿瘤处于早期
E. T4N3M1表示肿瘤处于晚期


7. [单选题]下列关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肿瘤由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和临床表现
B. 可表现为内分泌、神经、骨关节、消化、造血等系统的异常
C. 肿瘤细胞的一些酶活性增加,从而使部分激素分解、丧失或部分丧失功能
D. 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
E. 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8. [单选题]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

A. 发生的部位不同
B. 肿瘤的颜色不同
C. 肿瘤的质地不同
D. 发生的年龄不同
E. 组织来源不同


9.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的是( )

A. 中冲
B. 少冲
C. 外关
D. 太冲
E. 天冲


10.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抑木扶土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
E. 滋水涵木


11. [多选题]符合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为 ( )

A. 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
B. 常伴坏死和纤维化
C. R-S细胞多不典型
D. 预后较差
E. 可伴有组织细胞增生


12. [单选题]在临床放射治疗计划中关于等效生物剂量的考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改变常规治疗计划时应该保持相等生物效应所需的总剂量
B. 当放疗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时间较长,仍可按照原计划进行
C. 当放疗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时间较长,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规律重新评价生物效应剂量
D. 在进行等效生物剂量换算时,要根据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规律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
E. 不同阶段放射治疗等效生物剂量可以直接相加


13. [单选题]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出现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是

A. 8~10天
B. 10~14天
C. 2~3周
D. 1月
E. 40天


14. [单选题]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与( )感染有关

A. HIV
B. HTLV–1
C. EBV
D. HPV–8
E. H1N1


15. [单选题]患者平素性格内向,善惊易恐,现症见: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脉细。本病的治法为( )

A.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C. 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D. 活血祛瘀安神
E.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16. [多选题]以下指标中,最新国际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主要依据(main basis)的是( )

A. 肿瘤细胞异形性
B. 肿瘤坏死
C. 肿瘤核分裂象
D. Ki-67指数
E. 肿瘤侵犯范围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z1y8yw.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