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妇女保健(副高)试题单选解析(07.27)相关信息,更多2023妇女保健(副高)试题单选解析(07.27)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女性,21岁,发作时先感觉胃部一股气上升,继之愣神、出现咀嚼和吞咽动作,呼之不应,持续约3分钟,其发作类型为
A. 强直-阵挛发作
B. 失神发作
C. 复杂部分性发作
D. 假性发作
2. [单选题]关于结核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生长快,抵抗力强
B. 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
C. 对湿热敏感
D. 60℃经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E. 煮沸5分钟被杀灭
3. [单选题]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是
A.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 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
D.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4. [单选题]血源性骨髓炎(hematogenous osteomyelitis)的病理特点是
A. 死骨及死腔形成
B. 以骨质增生为主
C. 以骨质破坏、坏死为主
D. 骨质破坏、坏死与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
E. 以水肿、细胞浸润和炎症渗出为主
5. [单选题]关于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病理为中、下段食管痉挛狭窄伴上段食管扩张,贲门部痉挛,肌层增厚
B. 食管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C. 机制可能与食管的胆碱神经支配缺陷有关
D. 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
E.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少见
6. [单选题]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当天自觉较好。作心电图P波消失呈锯齿状,频率300次/分,室率75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B. 正常心电图
C. 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1传导)
D. 心房颤动
E. 心房扑动(4:1传导)
7. [单选题]婚前医学检查,对确诊患有严重遗传病不宜生育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不能结婚
B. 可以结婚,但需要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实施结扎手术
C. 可以结婚,但需提交书面声明,保证不生育
D. 可以结婚,但必须符合晚婚规定
E. 《婚姻法》未明确规定(clearly stipulated)禁止结婚的,可以结婚
8. [多选题]下列关于甲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急性甲型肝炎的患者是传染源
B. 血液中HAV主要出现于黄疸发生之前
C. 慢性甲型肝炎的患者是传染源
D. 无黄疸型甲型肝炎可以是传染源
E. 黄疸出现之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
9. [单选题]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共分几级 ( )
A. 3级
B. 4级
C. 5级
D. 6级
E. 7级
10. [单选题]关于DIC,错误的概念是
A. 肝素可以溶解血栓
B. 严重创伤可引起DIC
C. 严重感染可引起DIC
D. 肝素可以抑制微血栓进一步形成
E.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疏通微循环
11. [多选题]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为
A. 颅内病变
B. 心动过缓
C. 奎尼丁所致
D. 先天性
E. 电解质紊乱
12. [单选题]关于全科医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全面掌握各科业务技术的临床医生
B. 提供全部"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生
C. 能熟练处理常见健康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生
D. 经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合格,在社区提供长期负责式医疗保健照顾的医生
E. 以预防工作为主的医生
13. [单选题]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属于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有
A. 严重传染病
B. 法定传染病
C. 指定传染病
D. 重性精神病
E. 肿瘤
14. [单选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A. 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B. 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C. 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 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E.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5.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因车祸致脑外伤2h到我院急诊,有短暂昏迷史,左侧额颞部着地,头痛,恶心,未呕吐。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急诊头颅CT未发现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开发性颅脑损伤
B. 脑震荡
C. 脑挫裂伤
D. 弥漫性轴索损伤
E.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6.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卫生医师的工作内容( )
A. 通过专业技能的服务,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 保护环境免受破坏
C. 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
D. 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E.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